给摄影师们推荐的电影和纪录片单在网络上有不少流传,我浏览了下大多是摄影师传记纪录片,或是讲述与摄影有关的故事为主,这种关联其实对于普通人拍照来说影响反而间接了。
我在这里推荐的片单,更多是借助观看影片能够通过画面学习摄影,或是能有通过电影艺术对摄影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原画册有将近5年的摄影课程策划设计经验,所以每部作品也都会附上针对摄影学习的导赏。
我们从视觉系三部电影纪录片入手:
-
01.《天地玄黄》
不仅仅是高级版的“世界真奇妙”
(Baraka,美国)
导演:罗恩·弗里克
类型:纪录片
这部拍摄于1992年的纪录片会出现在很多摄影师片单中,有人觉得这部片子间接成就了21世纪后的全球出境游清单。的确,其中很多拍摄的景象后来成为炙手可热的景点。这部纪录片豆瓣评分9.2。
《天地玄黄》没有解说词,是一部完完全全用摄影来说话的片子。这正好。
你可以暂时抛开语言的解释,仅仅从画面本身来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告诉你这在哪里,是什么,为什么。作为摄影者,最应关注的就是纪录片镜头中的“万物律动”。无论你处在学习摄影的哪个阶段,这部片子都能给你一些启示:我能拍什么?我能怎么拍?
另外,不得不说片子很喜欢用重复的视觉元素为主题镜头。
-
02.《轮回》
上帝视角看人类活动
Samsara,美国
导演:罗恩·弗里克
类型:纪录片
弗里克近十年后拍摄的与《天地玄黄》遥相呼应的片子。在《天地玄黄》和《轮回》中,我更喜欢后者。
《轮回》更关注城市、文化以及人的活动和聚集的状态。《轮回》像是一个冷静的局外人在看一群蚂蚁,时不时还活捉两只用放大镜看一看。你将看到唐卡、监狱、工厂、超市、大阅兵,还将看到行为艺术、机械化生产、人生百态、文化冲突……如果你喜欢延时摄影,这部片子会让你看个饱。
它们的出现绝对不是在堆砌好看、震撼、唯美的图像,相反你会在其中看到很多不太愉悦的场景,而你又能通过剪辑立马get到——原来这也是审美。《轮回》能帮助摄影学习者抛开唯美的语境学会欣赏图像。
《轮回》中不少镜头让我想起了杜塞尔多夫学派摄影师古斯基的作品,不同场景之间的过渡和切换也很有趣。
-
03.《地球之盐》
国家地理式的摄影师传记
Le sel de la Terre,法国 / 意大利 / 巴西
导演: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
类型:纪录片 / 传记
参加过原画册线下活动的朋友一定对成都当代影像馆中萨尔加多的作品展厅记忆犹新。
《地球之盐》有一个副标题——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的摄影旅程。 这部纪录片集合了摄影师的家庭录像、采访视频,同时跟随新项目拍摄,动态展示了海量的黑白系列旧作,是一部兼蓄着对地球壮阔美丽之赞颂,和对苦难之悲悯的作品。
《地球之盐》豆瓣评分9.3,腾讯视频可播。
-
04.《灯塔》
专注于黑白光影质感和奇妙构图的
The Lighthouse,美国
导演:罗伯特·艾格斯
类型:惊悚 / 恐怖/ 奇幻
周南方 | 导演继2015年非典型文艺恐怖片《女巫》后,又一次非典型视觉寓意“新英格兰神话”的故事讲述。有人从本片里看出伯格曼、希区柯克、库布里克等一众电影大师的意象再创作,妙就妙在它可能由此创造出一种还无从被归类的新影像美学风格。
KKM | 这部电影以接近1:1的图幅呈现,黑白质感很迷人,有时像上世纪六十年代前的黑白摄影,有时候像当今ins中的情绪黑白照,让人忍不住按暂停截图。导演艾格斯拍摄了一部精彩恐怖影像诗,胆小的观众可以选择性观看。
-
05.《燃烧女子的肖像》
犹如古典油画与色彩对比的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法国
导演: 瑟琳·席安玛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同性 / 历史
周南方 | 2013年有《阿戴尔的生活》,2015年有《卡罗尔》,2016年有《小姐》,2019年如期而至《燃烧女子的肖像》。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情感故事讲述,似乎天然要求了其审美的高度及叹为观止的细腻表达技巧。
KKM | 银幕上的油画。
-
06.《小丑》
戏剧光效下面孔与城市空间张力的
Joker,美国
导演: 托德·菲利普斯
类型: 剧情 / 惊悚 / 犯罪
周南方 |这部“爆片”除了讨论它在故事煽动和人物塑造及突破之外,我们还应看到DC对电影艺术层面的追求:小丑仪式化舞蹈的场面值得反复拉看,空间纵深和层次堆叠之下身体的异化表演,舞台灯光效果与寓意化色彩搭配,因此小丑的“黑化”层层推进且理所当然。甚至有一刻你不得以去认同,小丑只能成为小丑的无奈事实。
KKM | 作为摄影师我喜欢《小丑》的三个视觉面向:一个是在城市和街道的空间与人物的绝妙关系,一个是律动又逼仄的街头摄影感,一个是色彩对撞又和谐的高妙镜头。
-
07.《坂本龙一:终曲》
拓展音乐、声音与画面的年度纪录片
CODA,日本
导演: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
类型:纪录片 / 音乐
周南方 |面对生命、时间等极致、纯粹事物的一次思考,于我而言最大的新视角是突破影像与画面,而与声音、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艺术与宇宙的某种相连接性,很神奇地在这一部被称为是“BGM之魂的坂本龙一”的——“病后”纪录片感悟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KKM | 我本以为这部纪录片会是从头到尾的日本式精致和仪式感,其实更多的是细小的日常镜头和碎碎念。而后者,是摄影爱好者更需要补课的地方。
-
08.《痛苦与荣耀》
依旧色彩绚烂的阿莫多瓦:
Dolor y gloria,西班牙
导演: 佩德罗·阿莫多瓦
类型: 剧情 / 同性
周南方 |可能是西班牙大师级导演阿莫多瓦最温柔的一次自传式讲述,依旧以其红色灿烂的色彩范式表述着自我的风格,是他的《童年往事》和《罗马》,将其细微私人的成长情感与国家历史,缝合成一场最真实的集大成之作。阿莫多瓦凭借此片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颁奖致辞说的贴切且好到让人泪目。
KKM | 如果你想用影像演绎自己的生活,导演给了一个极佳的范本:内容上从容、引入、含蓄、抒情。情感上真挚,朴素,精致。
-END-
知乎live推荐
————
报名入口:
提高手机摄影水平的关键技巧给手机摄影者的美学基础
————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